在莫斯科的墓地
李源
红墙小墓
列宁陵墓后面,红墙之间,是一小片墓地,专门埋葬开国元勋和最高领导人。每座墓前都有墓碑和大理石半身像。只有经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批准的人才能获得这一荣誉。到目前为止,只有十二座墓葬,按时间顺序排列:斯维尔德洛夫、伏龙芝、捷尔任斯基、加里宁、日丹诺夫、斯大林、伏罗希洛夫、布琼尼、苏斯洛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其遗体安放在列宁陵墓,后改名为“列宁—斯大林陵墓”。1961年,列宁陵墓恢复原貌,斯大林遗体则移至陵墓后面的一个小墓地。
小墓地后面的红墙,安放着历届领导和重要功勋人员的骨灰,每孔一般嵌有40X50厘米的碑文,其中有:基洛夫、奥尔忠尼启则、古比雪夫、高尔基、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柯西金、世界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蔡特金等。
沙皇陵
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历代皇帝的统治之地和生活区,由许多宏伟的宫殿、教堂和塔楼组成,是俄罗斯建筑艺术的结晶。沙皇死后也葬在宫殿内,阿尔汉杰里大教堂是专门为安葬死者而建。教堂内外有54座莫斯科大公(早期俄罗斯统治者的称号)和沙皇的陵墓,最早的是大公伊凡·卡利塔,最后一位是沙皇彼得二世。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伊凡雷帝(1530-1584),和他的两个儿子葬在执事室的圣像墙后面。据史料记载,他是被勒死或毒死的,他的墓中埋藏着无数的珍宝和钻石。1963年,在维修期间对他的墓进行了考古发掘,检测显示喉部完好,遗体没有中毒迹象。 主要陪葬品为一只精美的高足酒杯,经确认其因酗酒、心肌梗塞而英年早逝。
诺维拉公墓
莫斯科西南郊一处红墙围起6.4万平方米的土地,院内古树参天,墓碑、雕像林立,这就是16世纪开辟的新圣女公墓,早期是封建贵族和高级神职人员的私人墓地,19世纪,富商巨贾和高级知识分子也纷纷入驻。十月革命后,这里成为红场外最重要的官僚墓地,主要安葬部级官员、将军、退休要员、名人、英雄人物及其家属。赫鲁晓夫生前备受尊崇,死后却住在这里。他有一座黑白两色大理石制成的墓穴,但没有官方代表参加葬礼。过了很久,才立起墓碑和铜像。有“变色龙”、“不倒翁”之称的米高扬曾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他本应被葬在红墙上,但和赫鲁晓夫一样,被埋在荒草里,没有鲜花,没有纪念碑。被罢黜的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平静地去世了,墓前竖立着一座青铜半身像。
斯大林曾自费为妻子阿莉卢耶娃修建了墓碑和半身像。勃列日涅夫的母亲于1975年去世。陵墓特别大,墓碑上铺满了多色的优质大理石,碑上雕刻精美,高2米多。
这里埋葬着许多平凡而伟大的人,他们将永远活在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中。在希特勒团伙的刺刀之下,年仅18岁的卓娅(1923-1941)没有对敌人说一句话就死了。于是许多人在她的墓前默默地站立着,向半身像致敬。她身穿夹克,留着短发,仰望远方。对面是她哥哥舒拉的墓,他在抗击德国侵略者的战斗中英勇牺牲。舒拉墓旁是姐弟俩的伟大母亲,她在儿女去世后写下了著名的文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奥斯特洛夫斯基墓前的雕塑十分独特,他面容瘦削,双目失明,半躺在病床上,旁边放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病床下堆放着带有红星的军大衣和军帽。
不久前去世的普通广播员列维坦被安葬在新建的公墓里。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日日夜夜里,他那充满胜利信心的声音响彻整个战场和后方,成为苏维埃政权的象征。难怪希特勒如此痛恨他,把他列为进入莫斯科后必须处死的第二个人(第一个人是斯大林)。
大文豪契诃夫的墓后有一棵樱桃树,枝叶几乎与墓碑吻合,因为契诃夫的最后一部剧作就叫《樱桃园》。墓前果戈理的雕塑栩栩如生,身穿长袍,长发披散,面带微笑,鄙视人世间的邪恶。
苏联几乎所有伟人死后都聚集在这里。其中有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和伊留申的墓,他们的图波列夫和伊留申飞机翱翔在世界各地;看到《莫斯科—北京》歌曲作者的墓,让人感到友谊之歌永远回荡在人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