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北宋女英雄
三苏寺雕塑:八娘伴娘,左程夫人
她出身名门望族,父亲程文英是北宋大理寺的官员。 十八岁时与苏洵结婚。 她是中国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之一。 四川苏门占了三个席位,其中包括她的丈夫苏迅。 ,儿子苏轼、苏辙。
作为苏洵的妻子,她从来没有过苏夫人,也没有苏夫人的俚语“苏城夫人”。 书上看到她,就叫“程夫人”!
历史上很少有女性以父亲的姓氏命名。
她叫什么名字? 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却无缘找到她。 千百年来,人们都称她为程夫人。
作为苏轼、苏辙的母亲,她与孟母(孟子之母)、婆婆(岳飞之母)并列,也凸显了她博大的爱心、超人的智慧、勤奋的本性和名声。名声。
程夫人是四川青神人,出生在岷江与思孟河交汇处的程家嘴。
出身名门之后,一生辛苦劳作
浩浩荡荡的岷江自北向南流经成都,有300里的水道直达乐山,在青神县留下了42公里的滨水区。 在龙泉山的怀抱中,岷江在青神段爆发出青神。 坝子,汉阳坝子,形成一段青深浅山、平坦的坝子和河谷。 青神坝子最南端,岷江与思孟江交汇处,有一片肥沃的平原,竹林美丽,东有岷江,西有思孟河,像一条穿过红花堰的河流。中间有血脉。 河、河、堰交织的水网,灌溉了这里的繁荣与文明,形成了青神城南部半岛独特的地貌。
这就是程家嘴。
程夫人于公元1009年出生于程家嘴。
当时,程氏也属梅州王氏。 岷江两岸悠久的农耕文明,千年自流灌溉的红花堰,盛唐时期的中岩山三座中岩寺,南北郡县旧址四蒙河对岸水口的历朝历代,成就了程家嘴这样的地方。 这片沃土不仅是鱼米桑果的福地,而且还有农耕兴盛、家风兴盛的文化底蕴。 还具有养蚕、缫丝、码头贸易等工商业基础。
程家嘴的名人中,一位是程夫人的父亲程文英,曾被任命为大理寺宰相;一位是程夫人的父亲程文英,他被任命为大理寺宰相; 另一个是程夫人的表弟,是苏轼的妹夫,做过进士。 苏轼被贬惠州时,也违背朝中命令,帮助苏轼。
由于历史原因,程夫人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很少被记录,甚至无法探访。 程夫人十八岁嫁给苏洵后,就进入了历史学家的视野,进入了北宋重要的文化典籍。 可惜的是,苏洵屡次失败,沉迷于娱乐,直到苏轼、苏辙考上了京城中学进士。 苏家三父子名震京城。 当他们的名声传遍全国时,连这个好消息都没有听到的程夫人,苏家却在眉山沙咀巷去世了!
她因劳累过度而病逝!
自从她十八岁嫁入苏家,她就将自己所有的爱和孝都奉献给了苏家。 她为苏洵生下六个孩子,三个在婴儿时期夭折,一个女儿在结婚后不幸病逝。 程夫人四次承受失去孩子的痛苦,将伟大的母爱给予了苏轼、苏辙两兄弟。 她不知道,她的两个儿子已经名扬天下,而她,还没有沾染上半点名气,就已经中年去世了!
她作为妻子和母亲的事迹在多年后逐渐出现在丈夫和儿子的记忆和记忆中,并被人们传诵和纪念。 她在劝夫创业、教子学习、经营家庭致富的一生足迹中,谱写了古代女子为人妻母的感人篇章。
亲授、用书、因材施教
在《战端明死兄墓志铭》中,苏澈回忆起了母亲辅导的往事。 “公生十年,太夫人亲授我书,闻古今之成败,总能讲其要旨。太夫人尝试读《史》。”东汉”,读《范庞传》,感慨万千。 公仆对他说:“石若是……庞,你同意吗? 太夫人道:“你既能做庞,我为何不能做庞的母亲呢?” 太子也意志坚定,在世上有着远大的志向。 “我有一个儿子,”她说。 “毕贯深谙经史,日能写数千字。” 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教育,其实是从范庞三十三岁赴国难开始的。 这一景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程夫人给苏轼介绍的是一位悲情英雄范庞,名孟波,汝南靖羌(今河南盐城)人。 他不仅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而且还是一位清正廉洁、敢于主持正义、惩治贪官污吏、为人民疾苦呐喊的好官。 他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尊敬。 他在官员中威信很高。 东汉末年,昏君桓帝刘植、灵帝刘弘时代,宦官把持朝政,导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所有反对他们的官员都遭到残酷的迫害和袭击,轻者入狱,重者斩首。 范庞向朝廷报告百姓疾苦,却被宦官奸臣老休等人诬陷他“领党”,将他投入大牢。 他遭到毒打,但至死都不承认自己的“罪行”。 昏王刘植派中臣王辅前去劝说承认“罪孽”。 范滂义正言辞地说:“古时人们行善求福,如今我行善却陷入大坑,我若死了,愿葬在首阳山(今东北)山麓。”河南洛阳人)。 )王甫听了范庞慷慨激昂的讲话,深感羞愧,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解救他。
汉灵帝刘弘建宁二年(169年),他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杀害忠臣。 范庞在刘洪的亲自下令下再次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 行刑前,范庞的母亲到监狱与他告别。 他对母亲说:“我弟弟仲博很孝顺,可以全力赡养我母亲,我跟随父亲死在阴间,生死各有各的,只有我母亲想与她断绝关系。”对我牢不可破的善意,并要求她不要为她的儿子做任何事。” 更添悲哀。”范母深明大义,对儿子说道:“你今日所获得的,是与李应、杜密同样的美誉。 就算死了,也没什么可遗憾的! 又希望长寿(范庞当时只有三十三岁),如何才能同时实现呢?”
苏轼幼小的心灵被范庞的品格和气节渗透和感染,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他用稚气的语气说:“妈妈,我长大了,也可以成为范庞这样的人,你允许我这样做吗?” 母亲听了很高兴,说:“如果你能成为范庞这样的人,我也可以吗?” 你就不能像范滂的母亲那样吗?”于是苏轼立下了平天下太平的志向,立志要做一个仁义道德高尚的君子,从此更加刻苦学习。她高兴又自豪,她从心底里高兴地说:“我有一个好儿子了!”
从一个故事开始,范庞的事迹被成功地讲述出来,生动具体,具有沟通性和思考性,与现实人物和价值取向相联系。 这塑造了范庞忠孝仁慈、直面生命、勇于赴死的英雄形象。 ,苏轼心中的价值观也得到了培养。 这就是程夫人的智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